●【牛津大學】入內(游覽不少于 1 小時),牛津大學是世界十大知名的學府之一,是英語世界大學的元老。大學沒有圍墻和校門,其各大學院都融合了各種建筑特色。包括撒切爾夫人在內的 20 多位英國首相以及克林頓等外國首腦,詩人雪萊、作家格林等一批知名學者都曾求學牛津。
●【牛津湯姆塔】外觀,建于 1681 年,塔中有一口被稱為“大湯姆”Great Tom 的重達 7 噸的大鐘,每晚 21 :05 這座大鐘都要連敲 101 次。因為學院設立最初有 101 位學生,最后一聲鐘響后學院關上所有大門,遲到者要罰款,這規定在 1963 年廢止。
●【牛津卡法斯塔】外觀,是牛津圣馬丁教堂目前僅存的遺跡。圣馬丁教堂的歷史可追溯至西元 11 世紀,因位于城鎮中央,幾世紀以來是牛津重要的宗教中心,英格蘭皇室如伊莉莎白一世等都曾親臨此地舉行宗教儀式。
●【牛津赫特福德學院】外觀,它創建于 1438 年,以嘆息橋著稱。
●【牛津基督教會學院】外觀,從規模上講,是牛津大學城內所有學院之首,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獨立擁有教堂的學院,同時它也是哈利波特影片中霍克沃茨學校的取景地。
●【牛津殉道者紀念碑】,此塔位于位于牛津 St Giles'大道路口,三條道路的交匯處。此塔三面七角,濃縮了天主教和新教的殊死搏殺以及皇室的腥風血雨,這座塔紀念的是被燒死在牛津的三位新教徒。
●【赫特福德橋】,俗稱嘆息橋,是牛津的一座人行橋,跨越新學院巷,連接赫特福德學院南北兩部分,由托馬斯格雷厄姆杰克遜爵士設計,完成于 1914 年。其獨特的設計使得它成為城市地標。
●【博德利圖書館】外觀,于 1602 年開放,是歐洲至古老的圖書館,也是僅次于英國圖書館的英國第二大圖書館。它由牛津大學主要的 3 個圖書館組成,包括老博德利圖書館、拉德克利夫圖書館以及新博德利圖書館。據錢鐘書的妻子楊絳的回憶,錢鐘書將此館稱為“飽蠹樓”。
●【圣瑪麗大學教堂】外觀,該教堂是牛津大學的主教堂,已經有近千年歷史,建筑宏偉而華麗。由于就在格洛切斯特·格林汽車站旁,它也是很多游客對牛津的第一印象。
●【大英博物館(含專業講解)】入內(游覽不少于 2 小時),自 1759 年開始對外開放參觀,館內分為埃及館,希臘羅馬館,英國館,西亞館…等多個展館,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遠從埃及而來充滿神秘傳說的木乃伊,親睹傳說中的木乃伊,讓人仿佛進入另一個不可思議的世界。
●【倫敦】(游覽不少于 1 小時),是英國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,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。倫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,居民來自世界各地,一座種族、宗教與文化的大熔爐城市,使用的語言超過 300 多種,是全球化的典范。
●【白金漢宮】外觀,英國的王宮,是女王的辦公地點及其在倫敦的居住場所,也是王室行政總部之所在,是當今世界上少數仍在使用的皇家宮殿之一。
●【大本鐘】外觀,是坐落在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的威斯敏斯特鐘樓的昵稱,即議會大廈的鐘樓,是倫敦的標志性建筑之一。
●【威斯敏斯特教堂】外觀,13 世紀以來舉行加冕典禮及皇室婚禮。又稱西敏寺大教堂,可以說是英國的象征之一,建成后承辦了國王加冕,皇家婚禮、國葬等重大儀式。
●【特拉法加廣場】,建于 1805 年,廣場最突出的標志是南端的納爾遜紀念柱,高 53 米。此碑紀念著拿破侖戰爭中的海軍上將、英國民族英雄--霍雷肖納爾遜。柱頂是將軍的銅,柱底四周是四只巨型銅獅,柱基四周是紀念拿破侖戰爭各次戰役的浮雕。在廣場的中部,有兩個花形噴水池,廣場的北端是臺階。
●【國家美術館】外觀,坐落在特拉法加廣場近旁,至為著名的就是梵高的《向日葵》,泰勒的《戰艦無畏號》,波提切利的《維納斯和戰神》和達芬奇的《巖間圣母》,以及莫奈的原作等,都異常珍貴。
●【唐寧街 10 號首相官邸】外觀,傳統上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,但自從此職由首相兼領后,就成為今日普遍認為的英國首相官邸。其設計樸實的黑色木門,成為了人所共知的標記。
●【議會大廈(倫敦)】外觀,在 1834 年的一場大火中,這座宮殿幾乎初被毀,只留下了唯一的瓦頂的威斯敏斯特大廳。此后,又花費了幾年時間重建成如今的規模。是英國議會(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)的所在地。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,1987 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●【倫敦塔】外觀,倫敦塔,是英國倫敦一座標志性的宮殿、要塞,選址在泰晤士河。曾作為堡壘、軍械庫、國庫、鑄幣廠、宮殿、天文臺、避難所和監獄,特別關押上層階級的囚犯,最后一次作為監獄使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。石砌的厚實城墻、穿著特別制服的倫敦塔守衛,都是倫敦最鮮明的象征。
●【倫敦塔橋】遠觀,石砌的厚實城墻、穿著特別制服的倫敦塔守衛,都是倫敦鮮明的象征。位于倫敦塔旁的倫敦塔橋,橋兩端有兩座仿哥德的高塔,遠遠望去猶如兩座天主教堂矗立在泰晤士河上,極為雄偉壯闊。